建湖县:关于深化粮食收储机制改革的思考
发布时间::2017-08-22  来源:   浏览次数:   字体大小:【
 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,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建湖县粮食工作在县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,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有了进一步改善,粮食仓容规模有了进一步扩大,粮食收储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貌焕然一新,粮食收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。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,还存在不少问题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,认真进行调查研究,切实加以有效解决。
  一、现有状况
  1.仓容仓储情况。建湖县现有国有粮食企业10个,即江苏建湖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楼夏、芦沟、上冈、建阳、石桥、高作和宝塔7个子公司,建湖县粮食资产经营管理公司,建湖县储备粮管理公司。下设23个收储库点,账面资产3.21亿元,在职员工385人,土地面积905亩,全部为国有出让商业仓储用地。现有有效仓容28.6万吨,其中5万吨库1个,2万吨以上库4个,1万吨以上库4个,5000吨以上库7个,每个镇(区)达到一个收购库点。现有省储小麦5000吨,省储稻谷10000吨,县储小麦7500吨,县储稻谷12500吨,县储大米400吨。
  2.粮食收储情况。2015年收购粮食15.19万吨,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11.7万吨,储备粮入库3.5万吨; 2016年收购粮食13.24万吨,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8.57万吨,储备粮入库4.67万吨;2017年夏季收购粮食10.85万吨,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9.26万吨,储备粮入库3.64万吨。截止7月底全县库存粮食达27.5万吨,现有库存粮处于高位。
  3.仓储设施情况。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均有专用码头用于粮食进出。现有粮食储存保管方法主要有环流熏蒸、粮情测控、机械通风、谷物冷却技术等。目前仅有7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28台套烘干设备,日烘干能力960吨,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及时售粮。
  二、主要问题
  1.库点布局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。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,高效产业园区的大力发展,企业改制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,现有23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布范围较广。但有的库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仓仍还带病储粮,现有布点和结构不尽合理,有些农民售粮存在一定的困难。
  2.储备规模不能满足需求。截止2016年底,我县总人口达到80. 13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达44.5万人占55. 58%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已实施全面“二孩”政策,我县城镇人口将持续稳定增长,预计到“十三五”末将达到48.5万人。现有的县级储备粮规模,已不能适应我县城镇人口的增长需要,存在着粮食安全隐患问题。
  3.地方储备增长机制未建立。按照《江苏省粮食应急预案》规定,地方储备粮规模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、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,我县现有县级储备粮规模2万吨,基本达到城镇人口每天1斤原粮的最低标准。但尚未建立储备粮规模随城镇人口增长适时调整机制,现城镇居民和农户日常存粮量的明显下降,粮食稳价保供工作面临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,亟待适应新形势。
  三、几点建议
  1.优化粮食收储布局。现有粮食购销企业有效仓容不能最大化发挥仓储设施的优势及效能,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,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和应急保障作用。按照“精简高效、抓大放小”原则,因地制宜,科学规划以子公司为基础,组建楼夏、石桥、上冈、建阳、芦沟、宝塔等六大区域性的粮食收储中心,拆除东徐、吉庄、左庄、上冈、马厂等老库,新建现代化高大平房仓5万吨, 确保全县总仓容不减少。
  2.完善粮食收储服务机制。通过向上争取、财政配套、企业自筹等途径,加大粮食烘干设施投入,增强全县粮食烘干能力,帮助农民解决“晒粮难”。建立健全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体系,组建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“三代”服务中心,实行粮食全产业链服务,促进产、检、烘、储、加、销有机结合。
  3.增加地方储备规模。2013年,中央明确提出实施“以我为主、立足国内、确保产能、适度进口、科技支撑”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,确保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。因此,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出发,为完善粮食应急保供机制,根据我县现有实际情况,建议增加2万吨地方储备规模,以确保我县粮食安全。
  4.完善储备管理机制。为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,提升保供稳价能力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,完善县级储备粮动态增长机制,确保粮食县场调控有力,应急供应保障到位。建议加大对地方粮食储备的管理力度,出台更加完善的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,充实地方粮食储备。县粮食局负责县级储备粮的收购、保管、轮换工作,抓好县级储备粮管理,保证县级储备粮计划按时、按质、按量落实到位。县财政局负责制定县级储备粮财政补贴标准和补贴办法,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。县农发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信贷政策,及时、足额安排县级储备粮所需信贷资金,对发放的县级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督和管理。精准落实储备费用和利息补贴资金,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机制,建立地方和中央粮食储备协调机制,确保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质量良好、调用高效,充分发挥调控县场、稳定粮价的协同效应。
  5.提升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。以物联网、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,大力度建设“智慧粮食”工程,全县中心粮库全部建成现代化信息化的智慧粮库。采用机械通风、环流熏蒸、粮情测控、低温储藏“四合一”升级技术,重点推广应用智能综合控温、氮气储粮等技术,减少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,提倡应用仓顶太阳能光伏发电、隔热反射保温新材料等科技项目,鼓励有条件的粮库积极应用仓储作业机器人等先进装备,实现绿色、生态低碳储粮。
【打印本页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关  闭】
主办:江苏省bet365网站是多少
主办单位:江苏省bet365网站是多少 承办单位:江苏省盐城市粮食行业协会 电子信箱:yclsj666@163.com
备案号:苏ICP备09042975号 技术支持: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